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水果百科 » 正文

山地果园要重防吸果夜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20  浏览次数:1003
核心提示:吸果夜蛾是夜间活动危害果树果实的蛾子,为山地或近山地果园的主要害虫之一。群众大多不知是何种害虫,只称之为 夜老虎 刺果虫。 吸果夜蛾种类多达50种,发生规律、取食危害及生活习性各不相同,有的一年发生2代,有的4代。如新邵县发生较普通、危害较严重的嗜食健果的主要是鸟嘴壶夜蛾,一年发生多代。6月中旬结束越冬代,6月上旬~7月中旬为第一代,7月
吸果夜蛾是夜间活动危害果树果实的蛾子,为山地或近山地果园的主要害虫之一。群众大多不知是何种害虫,只称之为“夜老虎”“刺果虫”。 

    吸果夜蛾种类多达50种,发生规律、取食危害及生活习性各不相同,有的一年发生2代,有的4代。如新邵县发生较普通、危害较严重的嗜食健果的主要是鸟嘴壶夜蛾,一年发生多代。6月中旬结束越冬代,6月上旬~7月中旬为第一代,7月上旬~9月下旬为第二代,8月中旬~12月上旬为第三代。幼虫、成虫均能越冬。成虫飞翔力强,活动范围广,白天分散潜伏,于傍晚18时~清晨5时危害果实,尤以夜间7~9时成虫数量最多,危害最重。夜9时~凌晨2时在汉防已、木防已等野生植物上产卵,幼虫孵化后就在这些寄主上取食叶片。成虫发生期的夜晚,在手电筒光下可见到伏在果实上用针刺口器穿刺入果肉内吸食果汁的蛾子。被害果实刺孔处的果肉逐渐腐烂,相继脱落;到采收期被害的果实,因刺孔微小而难以发觉,造成采果后腐烂损失。 

    喷药驱避。成虫发生期勤检查,发现蛾子危害果实时,须于天黑时喷施1000倍水胺硫磷,借其特殊气味驱虫,每隔5~6天喷1次,连续2~3次,但在收获前30天应停止喷药。 

    果实套袋。套袋的果实既防病虫害,又着色均匀。用报纸或白纸制成双层纸袋,套在已经定果的果实上防止刺吸,但要将扎袋口的绑袋牢系在果枝上,防止被风吹落。 

    诱杀蛾子。用糖、醋、酒、水按4∶4∶1∶1的比例配成糖醋液,再加入少量90%晶体敌百虫液充分搅匀制成毒饵,盛人瓷盘、陶钵等容器内,于傍晚多点放入果园里诱杀蛾子,有一定的效果。 

    铲除中间寄主。将果园周围的汉防已、木防已和杂萆铲除,切断幼虫食源,消灭幼虫,是控制危害的最好办法。
 
 
[ 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