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水果百科 » 正文

桃树病害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9-29  浏览次数:515
核心提示:桃真菌性穿孔病 症状 感病叶片上初生黄白色小斑点,逐渐扩大,病斑边缘略带环纹,后期发病部位生有灰褐色霉状物,干枯脱落,穿孔。 防治方法 1.加强养护,增施基肥,改良土壤,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2.剪除病残枝,减少再侵染源。每年早春花后实施重剪,即对老树从离地面1米左右剪去上部主枝,让其重发新枝,达到老干更新的目的。其他枝条,应剪除过密枝、衰弱枝、拖地枝、病虫枝等
桃真菌性穿孔病 

    症状 感病叶片上初生黄白色小斑点,逐渐扩大,病斑边缘略带环纹,后期发病部位生有灰褐色霉状物,干枯脱落,穿孔。 

    防治方法 

    1.加强养护,增施基肥,改良土壤,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2.剪除病残枝,减少再侵染源。每年早春花后实施重剪,即对老树从离地面1米左右剪去上部主枝,让其重发新枝,达到老干更新的目的。其他枝条,应剪除过密枝、衰弱枝、拖地枝、病虫枝等。

    3.在生长期喷施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或50%的退菌特600倍液。桃流胶病症状初期,发病部位膨胀,随后不断分泌出透明的褐色树胶,时间一长,柔软的树胶变成硬块。 

    防治方法 

    1.加强养护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性。同时,每年早春及时进行修剪。 

    2.正确选用农药。因长期使用常规农药,导致病原菌不断增强抗药性。人们为达到防病的目的,相应地加大了用药量与用药次数。这样,桃树抵抗外界侵害的能力必然受到影响,本身组织及细胞也会产生不良的变化,如此则加重了桃流胶病的发生。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选用生物性农药,如苏云金杆菌、青虫菌等进行防治,产生良好的效果,桃树流胶的现象明显减少。
 
 
[ 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