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黄饱满的柚果到酸甜可口的柚汁,从街边小店到高档餐厅,从峡江县到辐射全国,柚子一路“闯关升级”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支撑力量?
提升农产品“身价”
企业研发有劲头
4月的井冈大地,郁郁葱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柚子花香。这里的柚子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井冈蜜柚。吉安市井冈蜜柚产区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目前,全市种植面积达44.6万亩。
拓展农产品销路
品牌建设有奔头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峡江县还有不少优质‘土特产’,如翠冠梨、大米、乳鸽等。但是好酒也怕巷子深,仅靠企业和农户自身,很难走出去。”峡江县商务局局长吴祎说。
为了帮助农业企业和农户拓展销售渠道,峡江县商务局加快发展农村电商新业态新模式。2023年7月,峡江县举办首届电商直播人才暨短视频创意大赛。在“带货达人”的努力下,仅翠冠梨这款农产品的现场销售收入就超过100万元。
电商助农促销虽然取得了不错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农户之间互相打价格战,而且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包装也各不相同。有的没能包装好,寄到客户手中时已经磕碰坏了。”吴祎说。
为了让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峡江县着力融入吉安市推动的“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对纳入品牌建设的农产品,我们在商标管理、包装设计、品牌宣传、网点布局、销售渠道等方面有统一要求。”峡江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在农产品上市前,农业农村部门会对农产品进行严格检测,确保产品质量。
华源公司是“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授权企业之一。“进入这个平台后,我们更加注重产品品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社会各方对双柚汁的关注度。政府部门还积极帮助我们联系原料供应商、拓展销售渠道,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肖建勇说。
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一头连着农业产业化,一头连着乡村振兴,是推动产业兴旺与农民富裕的有效之举。
2023年,峡江县共有28家企业获“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数量列吉安市第一。吉安市“井冈山”牌农产品销售额74.4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带动40万农户增收,其中脱贫户收入增长13.9%,增幅居全省第一。
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政策红利有“甜头”
政策赋能,正成为峡江县推进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显著特征。
峡江县在年度财政预算中,专门安排部分财政资金,用于支持“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包括品牌申报、宣传推介、标准化基地建设、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的奖补,让企业切实享受政策红利。
“仁和乳鸽”是峡江县农产品新“名片”之一。2019年以来,当地先后建立3个乳鸽养殖基地,年出栏量超200万羽,年产值达5000万元,规模居全省前列。
“企业这些年的发展离不开税惠政策的支持。”江西智耀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邓永春介绍,2023年以来,公司累计享受税费优惠13万元。今年,公司扩建了养殖基地,准备多存几千对种鸽,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峡江县不仅为农业企业在税惠政策和资金补助上提供有力支持,在企业用地、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同样提供了坚实后盾。
“去年,县政府支持我们在河西工业园区规划用地40余亩,用于建设新生产园区,还扶持我们发展井冈蜜柚种植基地。”肖建勇说,在距离河西工业园区车程20分钟左右处,政府新建了一个大型现代物流园,畅通了农产品进城通道。
农业产业链的持续延伸,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也有力增强了农业企业的信心,让它们更有底气“走出去”和“引进来”。
“今年,我们计划引进新生产线,继续以翠冠梨等本地特色农产品为原料,研发新饮品。”肖建勇表示,新生产园区建成后,公司将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争取开拓海外市场,让江西农产品美名传得更远。